引用本文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1):126-.    [点击复制]
  • .[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1):126-.   [点击复制]
【打印本页】 【在线阅读全文】【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393次   下载 407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0
()
摘要: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科设有冠心病科、心律失常科、CCU三个临 床亚学科以及心脏超声室、心电图等心功 能检查科室,拥有先进的导管介入治疗设 备和现代化心电监测系统,现有住院床位 130张。每年门诊量近25万人次,进出院 患者达5 500例;心脏介入检查及治疗手术 患者在3 000例以上,其中PCI检查1 000 余例,电生理及房颤导管消融术200余例,起搏器植入术200余例。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领域,尤其是经桡动 脉介入治疗、金属裸支架治疗等技术先后四次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心脏 起搏与电生理领域,除了传统的起搏治疗心律失常外,还开展了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CRT-D治疗,尤 其是改良式的右房左室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填补了亚太地区的临床空白。在房颤的综合治疗 方面,肺静脉电隔离术具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CARTO及结合冷盐水灌注导管、双Lasso导管的联合 应用,使房颤的介入治疗水平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于2006年被中华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列 入“十大房颤中心”之一,于2009,2010年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徐亚伟教授也获得中华医学会授予的“学术推广普及奖”及“学术杰出贡献奖”。
       近年,被誉为“冠脉活体组织解剖学”的冠脉内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上已具规模,为冠脉内斑 块性质的评价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指导,显现独特的优势。该学科应用于临床的前沿性技术包括: 药物负荷试验、心脏声学造影、组织多普勒、心肌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在实验室方 面,与卫生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合作,搭建的医疗学术平台将骨髓干细胞及肝细胞生 长因子的移植引入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急诊绿色通道是“命系分秒”的有效诊疗保障体系, 治疗“时间窗”对挽救濒死心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徐亚伟教授领衔的团队积极开展“急诊介 入治疗绿色通道”。这条生命通道24 h畅通无阻,医生24 h“全天候”应诊;各项检查立即进行,先 开通血管,后补办其他手续;’不必预交全部费用,先救命后补费;将患者直接从急诊送入抢救现场 心导管室。现每年通过“绿色通道”由“24 h快速反应部队”急诊进行PCI术挽救的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达150 ~ 200例,成为患者的生命守护神。
       在科研方面,科室人员大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多人入选上海市启明星、同济大学优秀青年、医 院5810人才计划。心血管内科已获多项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 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青年启明星、上海市卫生局青 年科研基金等。近年,已在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 ,2011年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三篇文 章影响因子超过6. 8分。
       自2004年起,多次承办“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的现场心脏介入手术演示及卫星转播;多次 承办“中欧心脑血管病论坛”及“中美心脏病学论坛”;连续6年成功主办“海峡两岸冠心病高峰论 坛”。2012年初已举行的“海峡两岸介入心脏病学论坛2012暨高级桡动脉手术演示研讨会”,创两 岸交流之先,首次通过卫星转播将大陆的手术演示实时向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年会直播。
关键词:  
DOI:
基金项目:
()
Abstract:
Key words:  

您是第5103985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地  址: 上海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0705 E-mail: yxxb@tongji.edu.cn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